进入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能源市场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日前,在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指出,2014年以来,国际经济与能源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石油价格走势的不容乐观,不仅会引起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还将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世界能源供给超过需求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仍然较低,而伴随着美国再工业化带来的美元升值效应,很多国家的货币出现了贬值,在一些经济体中出现了资本外流现象,引起对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担忧。
2014年,在国际能源市场中,作为能源市场风向标的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下跌,能源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供给充足而需求乏力的局面,尤其是以石油为主体的液体燃料供给能力显著超过了消费需求。
从能源供给方面看,全球能源市场供给能力的增加主要来自美国。一是美国页岩气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为维持既定市场份额拒绝减产,助长了国际油价下跌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给过剩。二是世界各国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在电力工业方面,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
从能源需求方面看,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1%和3.3%,经济的低速增长无疑会使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不过,全球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将给新兴经济体国家乃至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快自身能源战略调整、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石油价格影响能源结构
事实上,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除美国经济总体较好外,中国、日本、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形势都出现了问题,能源需求增长前景十分有限。在这种大背景下,石油价格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低价位几乎是确定无疑。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认为,低油价将影响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在高油价时期,各种替代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中,美国重点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页岩油、页岩气、生物乙醇,并开始讨论是否开发北极油气资源、深海油气资源、向外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等,直接增加了全球边际能源供给,对国际油价下降影响很大。
当国际油价下跌60%以后,陆上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新钻探投资受到抑制,很有可能导致原有投资会继续挽救沉没成本,而新的投资会延后进行。
由于国际天然气贸易采取与石油价格挂钩的计价方式,石油价格保持低位必然影响到天然气贸易,天然气贸易价格开始下降。由于石油价格下跌、经济增长乏力,带动其他传统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的价格下降,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如果没有环境规制、碳排放交易的保护等措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动力将受压迫。尽管如此,中国、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的核电计划并未受到影响,说明各国尤其是能源进口国对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已经取得了共识。同时,欧佩克主要成员国在接受较低油价以维持市场份额这一选择上,基本达成一致,否则任由高油价维持下去,其市场份额势必更为减少。
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全球经济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认为,低油价将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油价如果长期保持低位,势必影响到全球利益分配。按照经济地租的概念,长期低油价时,高成本油田会逐步退出供给方,把市场份额让给低成本油田。从石油生产国角度看,那些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家势必要削减高成本油田的石油产量,增加低成本油田的产量。因此,在短期内有可能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油价下跌时,石油供给反而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油价的下跌压力,因为那些依赖石油收入的高成本生产国会致力于增加产量。但从长期角度看,由于新投资的减少和高成本油田的退出,石油供给能力会下降。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分析,目前,中东、北非国家的市场份额可能有所增加,部分弥补由于石油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的长期市场份额有可能下降,巴西、阿根廷这些以深海油气为主的国家则会减少新的投资,美国开始研究是否要撤销石油出口的禁令,俄罗斯加大了与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联系,以维持长期经济稳定和恢复增长。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以美元定价,油价与美元汇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伴随着美元升值,目前,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升值已经非常明显,并且引导国际资本向美国本土流动,使得美国之外的其他经济体出现银根紧缩、通货紧缩、资本流动性减少。同时,在中国、欧洲、日本已经出现各大宗商品和不动产的价格失去上涨动力,因此油价的变化将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预计,从石油价格的周期看,下一轮油价上涨可能需要等待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周期的来临。届时,油气勘探投资减少的效应与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增加的效应相叠加,将会形成新一轮的油价快速上涨,而油价谷底的时间长度,则取决于世界何时能够摆脱经济低迷状态。
●相关报道
能源安全需要靠全球经济合作来解决
在全球面临动荡和不断变化的危险和挑战的情况下,能源安全必须按照合理的经济价格保证为消费者不间断地提供必要数量的、所需质量的燃料和能源。日前,在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何志平认为,能源属于整个人类社会,但由于能源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包容性,目前,国际能源机制不能满足能源安全的诉求,能源安全问题仍在扩大,需要从狭义的国家层面到广义的全球层面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共同发展》课题组认为,人类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从来都是不均衡的,只有那些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适中的地区,才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而多数地区并没有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舒适与安宁,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内部的区域之间,发展鸿沟随处可见。
实际上,世界经济更多地是按照增长极—辐射区域—外围区域—落后区域这样的模式来布局,导致发展鸿沟广泛存在,成为现代世界各种冲突的根源之一,阻断了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深了文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隔膜,由此滋生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何志平介绍,目前,全球仍有11亿人口处于能源贫困状态,但由于社会只关注工业化国家的能源安全,而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安全,导致发达国家能源问题与发展中国家能源问题存在较大差别和差距。
俄罗斯前能源部长Hon.YuriShafranik认为,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文化和世界观之间存在着差别,但能源安全的任务不是针对这些,而是在于接受所有者在兴趣和能力上有差别这一客观现实,在世界大家庭中自行安排私人住所,谋求发展整个家庭和周边地区的繁荣。
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与全球安全研究所代表Dr.GalLuft认为,能源不仅具有可获取性和可利用性,而且还具有可承担性,需要让每个国家在能源链条下得到保护,并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4年,国际经济与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供给充裕和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国际油价剧烈下跌,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随之调整。一是乌克兰危机对欧盟能源供给形成了新的风险,二是美欧制裁使俄罗斯油气投资与生产面临新的困难,三是中美签订温室气体资源减排协议、中俄签订长期天然气贸易协议,但中国能源与电力消费增长缓慢,大范围雾霾天气继续发展,成为影响中国环境安全与人民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
实际上,能源安全是整个能源政策和主导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靠全球来解决。但是,确保能源安全包括全球能源安全是与现代能源发生冲突的重大的系统性挑战之一,特别是能源安全新格局的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以及中转国家之间形成新的平衡,确保风险的公平分配和长期投资过程的可持续性。
据俄罗斯前能源部长Hon.YuriShafranik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开始明白,能源安全问题不能只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来解决,解决能源安全问题要通过经济合作的途径。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互惠互利的能源合作成为发展经济和确保个别国家和地区,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解决途径。因此,需要从国家主权方面来保障能源安全,为全球找到透明、可操作性的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首先,必须消除世界发展鸿沟,在发达国家促进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推动世界的普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从而推动欠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预计,到2035年,尽管化石燃料总体比重将从2013年的86%降至81%,但大部分的全球能源需求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然而,能源结构将向更低碳的燃料倾斜:未来20年,约三分之一的新增能源需求由天然气满足,三分之一由石油和煤炭共同满足,三分之一由非化石燃料满足。
|